“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立春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一個節(jié)氣,意味著從這一天起,春季開始了?!饵S帝內經》講:“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春季是人體陽氣生發(fā)的季節(jié),應順應天地陰陽之氣的變化,給予適當的調養(yǎng),使得陽氣得以宣達。
二十四節(jié)氣
當節(jié)氣遇上節(jié)日:春節(jié)
春節(jié)是我國最隆重的節(jié)日,也是辭舊迎新闔家團圓的日子。春節(jié)期間的飯桌上總少不了各種美食,面對豐盛的菜肴,很多人容易暴飲暴食,因此要合理飲食,在犒勞辛苦了一年的自己的同時,盡量選擇一些低脂、清淡的食材。也可以喝普洱茶、鐵觀音等茶飲,幫助去油脂、清腸胃。同時,春節(jié)期間也要休閑適當,規(guī)律作息不要過于興奮而影響了睡眠。
起居養(yǎng)生
晚睡早起宜散步:
早春時節(jié)睡眠上應遵循“晚唾早起,與日俱興”的原則。如何晚睡早起呢?即便晚睡,也要在晚上11時之前上床,到了早晨,可以比冬季起得早一些,到戶外去散步,放松身體。
睡前睡后要按摩:
立春時節(jié)睡前用熱水洗腳,并用雙手按摩雙足涌泉穴,能使全身吸和、舒適,睡得更安穩(wěn)。睡眠時頭部應朝東方。早晨起來,先使頭腦清醒,再睜開眼睛。然后閉眼將雙手搓熱,熨眼幾十遍。接著將眼睛左右旋轉九遍后,將雙眼緊閉一會兒,然后猛睜開雙眼。這樣可以去除肝火過旺所致的眼中風火。
春捂防寒防感冒:
唐朝詩人李白“春風吹破琉璃瓦”的詩句,夸張地形容了春風的力度,“二月春風似剪刀”也將春風的作用表現得淋漓盡致。春天要“捂”。雖然立春之后溫度漸漸升高但是冷暖空氣不時“相遇”,會使天氣忽冷忽熱“倒春寒”時常來襲。如果不注意保吸,就容易患上流感。
注意養(yǎng)肝及護肝:
隨著春天的來到,肝氣起到了引導氣血從里向外調動的作用。中醫(yī)認為“肝喜調達而惡抑郁”,所謂調達就是指它像樹一樣喜歡不受約束地生長,不喜歡受壓抑。所以春天到了,人也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穿著寬松舒適的衣服,去戶外散步,這樣才能與大自然生發(fā)的春氣相呼應。
飲食養(yǎng)生
立春之后要多吃應季綠色蔬菜為身體補充礦物質、維生素等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由于酸味會影響肝,不利于陽氣的生發(fā)和肝氣的疏泄,因此應該少吃些酸味食物。春季肝氣旺盛,肝病易傳到脾,故應在疏泄肝氣的同時養(yǎng)脾氣,可以吃點帶甜味的食物滋補脾,如紅棗、桂圓、銀耳等。
推薦立春養(yǎng)生菜譜:
清蒸鱸魚
原料:鮮鱸魚1條(約500),蔥、姜、料酒、醬油、鹽、香菜各適量。
制作方法:鱸魚洗凈。姜、蔥、香菜洗凈,姜切絲,蔥切長段后剖開,香菜切成長段。將魚放入盤內,在魚上放姜絲、蔥段、香菜段,淋上醬油、料酒,放適量鹽,將盤入鍋,加水,放在火上蒸8分鐘左右。
功效:益肝腎,補脾胃,養(yǎng)氣血,消水腫。
蘑菇炒山藥
原料:干蘑菇15克、新鮮山藥300克,芹菜100克,植物油、水淀粉醬油、味精、鹽各適量。
制作方法:先將蘑菇洗凈,再用熱水泡約10分鐘至變軟,泡菇水備用,同時將山藥洗凈去皮切小片,芹菜洗凈,也切成相同大小的段。炒鍋燒熱放人油,油熱后,依序加入蘑菇、山藥、芹菜炒熟,接著倒人泡菇水,待湯汁略收干后,用適量水淀粉勾芡,再加人適量醬油、鹽、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氣,可防止立春肝氣旺傷脾。
此外立春還有“吃三芽”的說法。其中黃豆芽營養(yǎng)豐富;枸杞芽清火明目,適當吃一點可以增強免疫力;綠豆芽解毒下火,立春氣溫回暖,體內的陽氣也在“蠢蠢欲動”,很容易上火,這時候吃點綠豆芽,可以給身體降降火。
經絡調養(yǎng)
經過一整個冬天的進補,到了立春時節(jié),體內已積聚了太多的“毒邪”,使肝膽負擔太重。肝經在大腿的正內側,就是內褲縫的位置。每天覺之前敲打肝經,可疏調肝氣,使肝臟充分排毒。膽經在大腿的外側,就是褲子的外褲縫位置。每天早晨起來,可以敲一敲膽經,疼的地方要重點敲打和推揉,能增強身體免疫力。堅持一個月,就會發(fā)現自己變得神清氣爽、精力充沛。
供稿供圖:中醫(yī)科 張絨
審核:張玉河
編輯:宣傳部 成淑平
校對:宣傳部 李釗
下一條信息:沒有下一條信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