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延安大學咸陽醫(yī)院優(yōu)秀志愿者石瑋同學
“您好,請問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嗎?”一句平凡而又溫馨的話語不斷在延安大學咸陽醫(yī)院無數(shù)志愿者的口中復現(xiàn)。我院志愿者協(xié)會由院團委組織成立以來,不斷聯(lián)合組織咸陽各大高校在校大學生及我院職工進行志愿服務。
今天是來自陜西托普信息技術學院的石瑋同學在我院做志愿者服務的第21天,她和往常一樣戴著小紅帽,穿著印有延安大學咸陽醫(yī)院志愿者標識的“紅馬甲”,耀眼的站在外科大樓導醫(yī)臺前開始她今天的服務。
驕陽似火。暑氣熏蒸。盛夏的陽光像蘸了辣椒水,熱辣無比。下午兩三點鐘,更是一天中最難耐的時候。石瑋已經(jīng)忙的口焦舌燥。她遠遠看見門外一對老人,大概八十歲左右,正顫顫巍巍地向外科大樓導醫(yī)臺蹣跚而來……
“爺爺奶奶,你們好!請問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嗎?”她熟練而又熱情的問道。
“小姑娘,我前幾年在咱醫(yī)院看過腦梗,今天來門診復查,可醫(yī)院一下變這么大,真是找不到當年的地方了……”倆老人滿眼愁容,汗流浹背。老大爺左手拄著拐杖,右手被拿著行李的老伴攙扶著。
“是呀!咱醫(yī)院這幾年發(fā)展確實迅速,我扶您到腦血管大樓去找醫(yī)生看病吧!”石瑋邊說邊扶著老大爺,順手接過老奶奶手中沉重的行李向腦血管大樓走去。老人畢竟年事已高,加之天氣異常炎熱,他早已氣喘吁吁。他像抓救命稻草一樣,緊緊的抓著石瑋的臂膀緩慢地向前挪動。
遠遠望去,石瑋的紅馬甲像一團火在燃燒。火球似的太陽把整個世界像是快點著了,云彩也燒的無影無蹤。汗水不斷地沖刷著石瑋的雙眼,攙扶老人提著行李的她只能低頭用肩角擦拭著眼睛。她把這對老人送到了腦科大樓,安頓他們坐在大廳侯診椅上,又忙前忙后,幫老人掛號,又帶到診室看病檢查,一直忙到取完藥。石瑋終于長長地松了一口氣。倆老人和她道別時,滿懷感激地說:“小姑娘,你真是個熱心人,你比我們的孩子還用心。謝謝你?。 ?BR style="FONT-FAMILY: "> 是的,一句“謝謝”正是對我們志愿者工作的最大肯定,是對我們志愿者頒發(fā)的最高獎章。正如院黨委書記李衛(wèi)軍在我院志愿者活動啟動儀式上講到的:“志愿者精神就是不斷踐行“互助、友愛、奉獻“,是用愛喚醒無數(shù)人內心的仁愛和慈善。在醫(yī)院這個特殊的場合,志愿者工作確實有效地提升了我院醫(yī)療服務品質。贏得了患者的好評。團委書記李鵬也曾在動員大會上帶領400多名志愿者集體宣誓:盡己所能,不計報酬,幫助他人,服務社會。
石瑋同學所做的事情很小很平凡。小到只是攙扶一下病人,只是給病人做一下引導,只是幫助推一把輪椅。她就是這樣,同所有自愿到醫(yī)院為患者服務的志愿者一樣無怨無悔地,在人來人往的門診大廳,盡心盡力地為前來就診的患者不停地忙碌著。
“您好,請問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嗎?
外科綜合辦 田夢園